首页 栏目首页 > 博弈 > 正文

最新世界500强榜单揭晓,上海全球第5多!这些企业特点是什么?

8月2日,《财富》杂志公布了最新世界500强企业名单。根据全球企业2022年度财报,中国共有142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其中,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共计12家,这也使得上海成为全球登榜企业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仅次于北京、东京、纽约、首尔。

今年,入围世界500强的总部在沪企业数量与去年持平,但不少企业的全球排名出现下滑。抛开外部因素影响,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仍是下一阶段上海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点。

入围企业总体经营稳定


(资料图)

2022年,上海经济经历V型反转,从企业数量、经营数据上来看,总部在沪的世界500强企业经营总体保持稳定。

对比去年《财富》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今年总部在沪入围企业仍是12家,与去年入围企业名单相同,按照今年的排名依次是中国宝武(44)、上汽集团(84)、中远海运(115)、交通银行(161)、太平洋保险(192)、绿地控股(205)、浦发银行(260)、中国船舶(272)、苏商建设(313)、上海建工(351)、上海医药(438)、德龙钢铁(451)。

从经营数据上来看,12家总部在沪入围企业的销售收入总和为8387.09亿美元,较去年的8488.31亿美元小幅下滑,利润总和从465.59亿美元减少至415.93亿美元,营收和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12家入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总和从去年的44035.83亿美元增长到了44170.02亿美元,企业平均资产规模为3680.84亿美元,高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

从排名上来看,有2家总部在沪企业入围世界百强企业,分别是中国宝武和上汽集团。中国宝武自去年首次闯入世界50强后,继续扩大销售收入规模,今年的排名为44位,与去年相当。上汽集团排名第84位,排名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全国汽车行业第一,连续10年位居百强行列。中远海运和上海德龙钢铁集团今年排名也有所上升,分别由去年的127名和469名,提高到115名和451名。

另一方面,更多入围世界500强的总部在沪企业排名出现下降,不同行业下滑程度不一,房地产、建筑行业企业排名下降最多。同时,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入围门槛继续提高。5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较去年上涨8.4%,入围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86亿美元跃升至309亿美元,再加之各国通胀、汇率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在榜单中的排名多数相对下滑。

产业结构限制盈利能力

总体来看,总部在沪的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大,而盈利弱。如果按照《财富》的统计口径,以企业的利润除以销售收入得出企业的收益率,则12家总部在沪企业中,只有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两家银行企业收益率超过10%,中远海运、太平洋保险、中国船舶的收益率超过5%,其余企业收益率大多在1%至2%左右,12家企业平均收益率为4.95%。而《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收益率为7.1%,总部在沪企业盈利能力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与这些企业所在的产业分布有关。从入围世界500强的总部在沪企业来看,这些企业体量都不小,12家企业中有9家是国企,其中4家是央企,5家是地方国企,大多分布在冶金材料、工程制造、汽车、金融银行、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领域,没有一家完全来自新兴产业。

这些企业大多在上海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扮演过关键的角色,也得益于上海经济的崛起而快速成长。然而,随着上海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在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在传统赛道上曾引以为豪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都面临转型的挑战。

这一定程度也是中国大型企业的缩影。中国今年入围世界500强企业142家,仍然排名世界第一,但中国上榜企业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例如,仅在能源、材料、工程建设、工业制造、汽车等五个领域,中国企业有68家,超过上榜中国企业一半。而美国在这五个传统产业领域的上榜企业只有25家。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提高区域企业整体盈利水平的关键。据《财富》统计,在中国,高技术领域企业的平均收益率高达11.6%,是收益率第二高的领域,仅次于金融领域企业的12.2%。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高技术领域企业为5家,美国则有15家。

《财富》杂志特约作者王志乐表示:“高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大效益好,大大提高了上榜美国企业经营质量。计算机、半导体、软件等高技术领域是全球竞争的焦点。上榜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的差距告诉我们,中国企业还需要在这些高技术领域继续努力。”

高质量转型发展仍是重点

中国企业、上海企业要争做世界一流,数量多、规模大还不够,更需要竞争力强。

这一方面要求上海要在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上提前行动,有所布局,培育高增速企业。另一方面,身处传统产业的工业大型企业也需要积极转型,以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化危为机,以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带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好的消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经初步构建起了“3+6”的新型产业体系,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基本形成,同时也明确了“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目标。在今年6月初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不仅有对先导产业、新赛道、未来产业的规划设计,对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计划,同时还有针对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传统工业用地的高效利用的方案,体现出上海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一批在榜的企业也正在行动。如今年3月,宝武集团旗下宝钢股份宣布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这是全球第一个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产线,每年将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50万吨顶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标志着宝钢无取向硅钢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硅钢代表着钢铁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钢铁产品“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宝钢股份已经全球最大的硅钢供应商。

前不久,上海汽车工业历史最悠久的工厂之一——上汽大众安亭一厂正式关闭,引起广泛关注。安亭一厂承载着上海汽车工业的腾飞史,起步较早,配套齐全,但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落后,空间也趋于饱和。自2017年起,上汽大众开始对安亭基地施行转型升级,为了进一步跟上国内市场电动化转型的趋势,上汽大众决定关闭安亭一厂,将产能和员工逐步转移至新建的MEB新能源汽车工厂,加快安亭基地的电动化转型步伐。

诸如此类的企业转型升级案例虽然付出巨大,但不同程度的转型,必将在未来体现出不同的成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